不肯和亲归去来(6)-《山河不长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内侍捧上茶,

    “奴才听说,五殿下常常一个人在陵墓前哭泣,有时会对着黎妃娘娘的陵墓自言自语,说自己不孝,未能早早回来,据说五殿下第一次看见黎妃娘娘的陵墓时,噗通一声就跪下了,一直跪到第二日才被旁人拉起来,高烧不退,嘴里喃喃着母妃,自责之言不断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还亲手将黎妃娘娘的陵墓清扫修整。在五殿下献计,大周兵将未被捉到,陛下您责骂了五殿下的那日,五殿下一夜都跪在黎妃娘娘墓前,哭诉自己让陛下您分心,耽误军机,做错了事情,惹得陛下您不喜,好一通自责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日红着眼睛回去的,回去就生了大病,只是陛下在那段日子却对五殿下不闻不问,若非今日五殿下匆匆忙忙赶过来,强行闯殿为二殿下开脱,您只怕还是不愿意见他的。”

    启帝转眸,

    “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内侍跪道,

    “老奴斗胆,恳请陛下多怜惜怜惜五殿下吧。”

    “五殿下幼年时背井离乡,从来没有亲人朋友在侧,您和殿下们,就是五殿下最亲最亲的亲人了,除了您,没人能给五殿下依靠了,陛下,您可是五殿下唯一能信任的人啊。”

    启帝恻隐之心又动,虽是看着前方的景物,眸中愧疚之色却更重,余宸孱弱纤瘦的模样又重现眼前,他似乎见到余宸第一次回宫时,见到他的时候,余宸那个怯生生又渴望的眼神。

    唤一声父皇,那个孩子眸中的泪光都在颤动。

    启帝如今想起来,忽然明白,那些都是些什么。

    那份显而易见的木讷与激动,喜悦与小心翼翼,在那样一双眸中,在那样的泪光中,如何能作伪?

    他将那个孩子当成是一个工具,想让那个孩子激发其他孩子的竞争,来巩固自己的统治。

    他亦将那个孩子看成一个不需要感情投入的摆件,虚与委蛇,时刻怀疑那个孩子一切行动的目的。

    可那个孩子,却是这般无辜,这般善良,对一个全然不像是亲人的兄长都能这样拼死相求,又怎么会与敌国勾结,来迫害自己渴求多年的亲情,去伤害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回到的故土?

    他的喜怒,都被那个孩子看在眼里,他对那个孩子的虚与委蛇,在那个孩子眼里,皆是视若珍宝,小心收藏,那个孩子渐渐放开的拘束,却在他的怀疑之中,一朝又消失殆尽。

    可是,那个孩子本是无辜的啊。

    他又为何会在一开始怀疑那个孩子,会因为长久未回到故国,心生不满而会与敌国勾结?

    如今看来,这些想法与怀疑,竟是这般让他不安。

    启帝如坐针毡,那个孩子一旦心冷,若是认定了自己不会受到真正的疼爱,从此把心收起来,不敢再暴露分毫。他又该怎么办?

    那个孩子唯一可以相信的,竟只有一个冷冰冰的坟墓,去和那个坟墓说话,去和那座冷冰冰的墓碑倾诉。

    这一切在启帝心头回荡,竟是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心酸。

    面对二儿子证据确凿却只遭禁足,那个孩子毫无证据,一心只求为父皇效力,却遭如此冷遇,启帝只觉得愧疚难当。

    面对这个他曾经期待了许久的孩子,他竟然做出了这等决定,他怎么对得起鹭儿,对得起鹭儿生前对他的以死相救?

    看着启帝一变再变的表情,不忍,凄楚,眸中甚至有了几分泪意。

    内侍垂眸,拿着托盘就下去了。

    他说的事情真不真实并不重要,只要陛下能对五殿下愧疚万分,五殿下能记得他几分好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五殿下这般消息灵通,在陛下刚刚准备处理二殿下之事时就能冲进宫里,抓紧时间,以求情姿态让二殿下堕入深渊,大抵,也有耳目能知道他的投诚之意。

    内侍抬眸扫视殿内一圈,发现殿内几个小宫人眼睛竟然都是红着的,显然是伤心哭过。

    内侍顺着小宫人的眼神向下看,看见了在地板上,余宸磕头留下来的血迹。

    内侍的眸在眼眶里骨碌碌转了一圈,这几个小宫人是在为五殿下磕头伤了自己的事情伤心?

    内侍忽然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五殿下回国,没有任何倚仗,孤立无援,也没有任何渠道和人能帮他铺路。

    先前便听这几个小丫头偷偷讨论五殿下,说五殿下仙人之姿,温柔且善解人意。

    他那时只当是几个宫女儿痴心妄想,大白日里做梦,并未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但要是不接触,怎么知道五殿下善解人意?

    这几个宫女儿,难不成,是因为爱慕五殿下,自愿成为五殿下的细作,为五殿下通风报信?

    风从未关上的大殿门中吹进来,内侍不由得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这般心思缜密,纵使没有一点儿资源与依靠,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的五殿下。

    绝不是凡物。

    金鳞岂是池中物,一遇风云变化龙。
    第(2/3)页